同性文学推荐 | 在文学作品中体认彩虹般的欢乐与苦痛

2022-5-21 神秘柜子

这里是CW未命名色彩。

作者 | 书传

编辑 | ColorsWorld

图源 | 豆瓣

制作 | charle.


编者按

每一个受彩虹眷顾的孩子,都从小就有着独特和奇异的生命感知。我们的不解、疑惑、好奇、探索,好像都难以在主流社会中觅得答案。但是——还好有书籍!我们可以在文学作品的海洋中体认彩虹般的欢乐与苦痛,收获与文字共振和交响的体验。


今天向你推送一份私人的、真诚的、欢乐与苦痛交织的书单,这份书单见证了一段特别而又珍贵的自我认同之旅,由特约作者书传与我们共同分享。出于作者个人经验和阅读历程的原因,本文推荐的文学作品中les相关内容有限,如有兴趣可参考CW在姬崽现身周发布的特别书单(点击直达哦)



多年以后,面对“同性恋”这个词汇时,我总会回想起自己在老家县城图书馆从红木书架上偶然看到《同性恋亚文化》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我还是个留着寸头的青涩少年,而翻书的情景却如同在电影《情书》中由柏原崇饰演的藤井树,站在被微风吹起的白色窗帘后,我时而沉浸在书中,时而偷瞄坐在对面那个专心阅读的男孩。

 

正是李银河这本出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同性恋亚文化》,让我首先开始真正面对自己,了解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同性恋者虽然在整个人口中占少数,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少”;也认识到同性恋不只存在于人类之中,也存在于一些动物之中。

 

然后,我又慢慢了解到古今中外有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都是同性恋,譬如郑板桥、袁枚、王尔德、艾略特、毛姆、托马斯·曼、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卡拉瓦乔、巴特尔、福柯、凯恩斯······

 

为什么有这么多文学家艺术家是同性恋呢?我认为是敏感,对文字的敏感、对设计的敏感、对影像的敏感,而这种敏感很可能来自于某种恐惧,政治压力的恐惧,社会舆论的恐惧,甚至是亲朋好友的恐惧。在许多层面,同性恋都感受着异性恋从未触及过的恐惧。事实上,直到如今还有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变态”“妖怪”,或者说缺乏所谓的“男子气概”。

 

如果说阅读李银河的作品对我而言是扫盲的话,那么我后来阅读的许多和同性相关的其他作品就是对我们这个群体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没错,作为同性群体的一员,我也不是完全了解我们自身,毕竟“认识你自己”是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存在的哲学命题。

 

接下来给各位推荐我最近阅读的十部同性题材的文学作品,而之所以是文学,我想借用我最喜欢的老师戴锦华的一句话来解释:“我生命中最深切的感知,都是在文学阅读中发生的,沉浸在文字所形成的画面、色彩、生命中,我被它的密度、质感紧紧包围,那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1

《深渊书简》

奥斯卡·王尔德(1854.10-1900.11)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末震惊英伦欧陆两岸、响彻文艺两界的一朵奇葩。青年时就以狂妄不羁的风格、趣味幽默的谈吐和风靡一时的剧作成了上流社会的天之骄子。

 

1891年,35岁的王尔德认识了21岁的波西,当时的王尔德创作生涯正处于鼎盛时期,而波西还在牛津大学读书,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俊美迷人。两人相见恨晚,迅速坠入爱河。

 

但波西一向与自己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不和,后来昆斯伯里侯爵指称王尔德为“鸡奸者”,波西则鼓动王尔德控告父亲诽谤。结果王尔德不仅败诉,还锒铛入狱,服苦役两年。

 

在出狱前几个月,王尔德才有了写作的自由,于是便有了这本《深渊书简》(大陆版译为《自深深处》)。在这些信里,他有时指责波西虚荣挥霍,有时怨恨波西冷漠无情,在自己生病时不闻不问。有时又情之切切表达自己不计前嫌,对波西仍然怜爱有加。

 

但除此之外,王尔德也谈写作的方法,谈人生的悲苦,谈哲学与宗教。1897年,王尔德获释后,前往巴黎。次年与波西复合,同游意大利,但最终分开。1900年,王尔德在巴黎一家小旅馆孤独病逝。


2

《魂断威尼斯》

托马斯·曼(1875.06-1955.08)



本书源于托马斯·曼和家人1911年夏天在威尼斯的度假经历。他在那里迷上一个波兰美少年。他夫人回忆说,他非常喜欢这个男孩,“常常观察男孩如何跟小伙伴们在海边玩耍,但是他没有撵到威尼斯城里对其进行跟踪”。

 

1927年夏,他又在度假时认识了名叫克劳斯·霍伊泽的美少年,这次与威尼斯艳遇不同,托马斯·曼先主动认识了他,见了他的家人,后来两人还单独约会,克劳斯·霍伊泽吻了他,这构成了他的巅峰体验,他曾在日记里如此描述这个美少年:“他是我作为一个人所能体会到的最后的激情。”

 

在《魂断威尼斯》中,主人公阿申巴赫,是年过半百,在文坛享有盛誉的作家。但长期的伏案写作让他充满倦怠,希望能通过旅行来舒缓性情,便来到威尼斯。在他下塌的旅馆里,邂逅了纳咯索斯般貌美的少年塔齐奥。阿申巴赫对他深深痴迷。书中并没有一丝性行为的描述,也没有明确的提及同性恋,但却并不影响其名列“二十世纪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榜首的地位。

 

1971年,意大利大导演卢基诺·维斯康蒂将其搬上大荧幕,并捧红男孩伯恩·安德森,安德森所展现的惊世之美被誉为“世界第一美少年”。然而现实生活中,安德森却彻底被他的祖母以及维斯康蒂毁了,从此便在影坛销声匿迹。


3

《单身男子》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1904.08-1986.01)



这是一本你可以在一天内读完但余味无穷的经典,曾被英国《卫报》评为百部英文小说之一。而作者伊舍伍德本人也承认,这是他最好的作品。

 

小说的背景是1962年的南加州郊区,讲述了主人公乔治恍恍惚惚的一天(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是位58 岁的英裔美国人,在洛杉矶的一所大学任教,就像伊舍伍德本人一样。乔治一方面沉浸在失去恋人的痛苦中,另一方面又以冷酷如照相机的目光扫视周遭,假装一切如常。

 

作品出版时距离1969年同性运动分水岭的纽约“石墙事件”还有几年时差,当时社会的歧视无所不在。作者敢于直接探讨同性的社会情境,叙事前卫、微妙,充满意识流,且夹杂着显而易见的愤怒。在那个要求人人都是异性恋的时代,他不惜一切代价来进行反抗。


4

《心是孤独的猎手》

卡森·麦卡勒斯(1917.02-1967.09)



卡森·麦卡勒斯,一个在感情上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的女人;一个既喜欢男生又喜欢女生,男女两个世界同时向她打开的双性恋者;一个一生备受病痛折磨,十五岁患风湿热,二十九岁瘫痪,五十岁便因脑溢血去世的女人。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在二十二岁凭借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一举成名。此书曾被评为二十世纪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她的另一本《婚礼的成员》也位列其中。每部伟大的作品向来都有一个伟大的开头,这本书当然也不例外。“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在一起。”

 

高的叫辛格,胖的叫安东尼帕罗斯,两人一起生活了十年。后来,安东尼被表哥送进了精神病院,从此辛格便孤独一人。后来他又认识了几个朋友,并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和精神依托。但辛格只听着,不发表任何意见。

 

他只有去医院看望安东尼帕罗斯时才会用手语向安东尼诉说一切,这时,他成了他的倾诉对象和精神依托。直到第三次他再去的时候,得知安东尼去世了,他的世界顿时坍塌,心灵荒芜,回到家后便开枪自杀。


5

《假面的告白》

三岛由纪夫(1925.01-1970.11)



三岛由纪夫,最知名的日本作家之一,是怪异天才,也是写作圈里的健身狂魔,真正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人物。在45年的人生中曾多此被提名诺奖,而诺奖作家川端康成却说,我得的诺奖应该颁给三岛,像他这样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难遇一个。

 

1948年,23岁的三岛入职日本大藏省,9个月后便离职,毅然选择了文学,当时正在写作的就是《假面的告白》,他在书里揭露出“人们谨慎的、噤若寒蝉的事”。此书第二年就获出版,且一鸣惊人。

 

书中描述了“我”孩提时代的压抑生活、年少时代的恋爱经历。“我”先是迷恋上了男同学近江,后来在各种压力或迷茫下又爱上女孩园子。全书写出了“我”青春的躁动、矛盾、焦虑,对肉体的克制与迷恋,对死亡的向往与恐惧。

 

尽管三岛本人从不松口,一直强调这只是一部虚构的作品。但有学者发现他在1949年曾给一位素未谋面的精神病专科医生写道:“随信寄赠的《假面的告白》中有关同性恋及其他主要情节,全都是我亲身的感受和真实的叙述。”戴上假面,便于告白,先告诉读者这是虚构,也许就是他本人的真面。


6

《孽子》

白先勇(1937.07-)



白先勇的《孽子》描写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生存在台湾底层的一群男妓。书中的“我”(阿青)因在学校和同学发生性行为被学校开除,随后被父亲逐出家门。从此“我”走进了新公园里这个黑暗王国,并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同类,各个都有自己的悲惨世界。

 

小玉,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只知道他在日本,执意要去找到他,在此之前通过认一堆干爹来得到扭曲的父爱。后来跳船到了东京,说找到老爸的第一件事就是狠狠咬一口他的下面;吴敏,老爸从监狱出来继续赌博,经常向吴敏要钱。他的张先生对他冷酷无情,还曾将他逐出家门,他却在张先生重病期间不离不弃;老鼠,从小没有父亲,他的哥哥动不动就往死里打他。由于多次偷窃,最后被抓进辅育院接受感化教育······

 

《孽子》是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当时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他已进入不惑之年。在他近乎白描文字的背后,是关心底层的悲悯情怀。另外,他通过自己的笔暗示了自己的性取向,这在当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台北有那么多青春鸟,他也曾是其中最美的一只。


7

《慢慢微笑》

德里克·贾曼(1942.1-1994.2)



“HB穿着他的格纹裤子挥拳劈掌,他说他马上就要所向无敌了——跆拳道一旦练成,他就能将所有我看上的小帅哥劈成两半。”在德里克·贾曼的《慢慢微笑》里,时不时会跳出这样的句子让你捧腹大笑。但笑声过后,却是无尽的悲伤。因为你每翻一页,就越接近贾曼的死亡。

 

这是德里克·贾曼生前最后几年的日记,从1991年5月,写到1994年1月。一个月后,刚过完52岁生日便去世了。在生日那天,他仅写了两句话:“放了烟火。HB真爱。”字迹潦草,因为那时他已双目失明。

 

HB是他的同性情人,他们1986年相识,当时的HB刚刚大学毕业,那年的圣诞前夕,贾曼检测出HIV阳性,而HB却深情陪伴了贾曼饱受艾滋病折磨的的最后七年。

 

但贾曼的日记里并没有多少顾影自怜的哀叹,反而有许多日常生活的美好,比如他总是描写“愿景小屋”外的花园里那些你可能未曾听说过名字的花花草草。当然,还有他对于电影、同性恋议题的思考和评论。


8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珍妮特·温特森(1959.08-)



海明威曾被问到怎样才能成为伟大作家,他的回答是:“需要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珍妮特·温特森的童年可谓十分的不幸。作为一个孤儿,一个弃婴,一个养女,珍妮特的世界里,始终有一个不可抹除的黑暗时刻。

 

在她自传色彩小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里,她写道:“有一次,我去买黑豆,正要回家时,有个老妇人突然抓住我的手。我还以为她要咬我呢。她只是看了看我的掌纹,笑了几声。’你这辈子不会结婚,’她说,’永远不会,而且你将终生漂泊’。”

 

真是一语成谶。温特森一直没有走入婚姻。19岁时,珍妮特爱上了一个女孩梅兰妮,她选择了离家出走。去殡仪馆打工,兼职卖冰激凌。之后她还去了精神病院工作,因为那里可以提供住宿。后来还以全A的成绩考进牛津大学英语系。

 

温特森本人说:“在这本书中,主人公拥有我的名字,因为我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虚构人物。有一部分确实是自传,因为所有写作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传,必然会牵涉到你自身的经历,但又不是一切都照搬事实,而是将其改头换面,变成另一种经历。我把自己看做变形人,拥有各种各样的人生。”


9

《蒙马特遗书》

邱妙津(1969.5-1995.6)



1995年6月,还在巴黎读书的邱妙津用水果刀刺入了自己的胸口(没有跳楼,也不是服药,这种看着自己的血汩汩而出的痛苦,是她自己的选择,暴烈又无望),结束了二十六岁的生命。消息传到台湾,文坛震动,次年《蒙马特遗书》出版。

 

这本薄薄的“遗书”记录了邱妙津死前最后时刻的自白:关于爱,关于忠诚,关于背叛,关于艺术,关于心灵,关于命运。倘若你是抑郁症患者,我不建议阅读。因此我提前预警,在阅读时你可能会喉咙发热,可能会心堵,可能会哭泣,可能会兴奋,可能会绝望······其实,在网上搜到的邱妙津照片几乎都是笑着的——露出洁白的牙齿大笑,或抿着嘴笑。

 

而说到选择自杀的同性恋者,也真的不在少数。比如去年底在二十五岁生日当天的微博中留下最后一句话和一封长长遗书的鹿道森;今年初写下遗书《生来即轻,还时亦净》的十五岁男孩刘学洲;半个月前,知名博主一食纪发布了最后一条视频《谢谢,再见》,并公开了自己的同性身份。看完他们的自白之后,皆让人肝肠寸断,不能自已。


10

《爱你,西蒙》

贝奇·艾伯特利(1982 .11 -)



这是一本讲述高中生西蒙的初恋并不小心出柜的青春小说,2018年3月被改编为电影在美上映,2018年年底,大陆出版了简体中文版。电影很早之前看过,最近又重温,然后花了半日再将原著读完。和西蒙一起好奇、兴奋、纠结、恐惧、苦闷、猜忌、遐想…喜欢本书后半段里甜蜜温柔的感觉,发现文字比电影更加细腻。

 

最喜欢小说中的一段是西蒙向家人出柜后,父亲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责怪自己常常开同性恋的玩笑。而妈妈则对他说:“你还是你,西蒙。你还是那个我喜欢调侃的儿子,还是那个你爸爸寄予重托的儿子,还是那个即使妹妹做饭难吃,也还是鼓励妹妹的哥哥。你现在可以喘口气了,西蒙。你可以追求之前自己不敢追求,压抑了很久的自己。你值得拥有想要的一切。我爱你。”

 

看到这里,想必你和我一样,觉得西蒙好幸运。他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性取向,尊重孩子选择爱情的权利,犹如千千万万的家庭里,男孩告诉父母自己有了喜欢的女孩一样,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就像《同性恋亚文化》中所说,只要不伤害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你订阅Newsletter了吗?

第30期Newsletter已于5.16晚上发出,已订阅但未收到邮件的朋友们请手动将[email protected]添加为联系人


为了防止失联,请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CW的Newsletter。为了避免CW的来信被无情扔进垃圾箱,建议使用网易邮箱


阅读 6